新闻中心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返回列表
党史小课堂——火红的七月党史
发表时间:2022-07-22     阅读次数:912     字体:【

走进火红的七月,重新感受到红色——信仰的崇高和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物质不灭,精神永存。七月永远火红、闪光!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他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1941年在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提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从此,7月1日便被象征性地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7月,由于档案资料散失,具体开幕和闭幕日期查证困难,很长时间没有定论。经过党史工作者的多年努力,已确证: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7月30日晚由于受到敌探破坏会议被迫中止,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领导机构和成员,完成了大会的所有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49年7月2日,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开幕,19日闭幕。朱德代表中共中央致词,号召全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团结起来,加强工作,迎接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时代。与会的文艺界人士在文艺思想、文艺方向上形成共识,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确定为今后全国文艺运动的总方向;提出面向人民革命胜利的新的现实,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任务。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简称全国文联)及下属各类文艺协会,担负起指导和推进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任务。



1924年7月3日,国共合作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正式开学。在共产党人彭湃、毛泽东等相继主持下,广州农讲所至1926年9月连续举办了六届,为广东及附近省区训练了农运骨干700多人。


农民运动大王——彭湃

2002年7月4日,西部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工程西起新疆轮南,途经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400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管道工程经过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穿过黄河、淮河、长江,是我国目前距离最长、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输气管道。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和能源结构调整又迈出了重大步伐。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先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章认为,一个政党应有革命的理论,共产党应有马列主义与本国的革命经验、本国现实相结合的革命理论,在中国,它就是毛泽东思想,没有它的领导,革命运动无法胜利。王稼祥是在全党酝酿的基础上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但他作为首创者的贡献应当肯定。这一概念由他初次提出后,逐步为党内大多数同志所接受。在党的一些文件和许多负责同志的讲话里,使用和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情况,逐渐多起来了。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下来,并写入党章。

1976年7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朱德逝世。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1日,朱德同志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5000多人参加追悼大会。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夜,日军一部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方的拒绝。当交涉还在进行时,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北平、天津、保定等地的人民群众和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团体,纷纷起来支援第二十九军的抗战。全国人民也掀起抗日救亡、支援前线的热潮,给前方将士以巨大鼓舞。7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做好开赴前线的准备。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府的反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这是孙中山多年的愿望,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国民革命军有8个军,约10万人,总司令是蒋介石。7月12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关于时局的主张》,14日,国民党发表《北伐出师宣言》,两党一致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三支军阀部队:一是直系吴佩孚,二是奉系张作霖,三是由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



1949年7月10日至14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在扶风、眉县地区发起“扶眉战役”,共歼灭胡宗南4个军6个师另6个团,总计4.3万余人。此役是解放战争期间继三大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上与国民党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战役完全解放了陕西关中,也为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奠定了基础。

1946年7月11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云南省支部负责人之一李公朴,在昆明被暗杀。15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亦在昆明被暗杀。周恩来在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反对扩大内战与政治暗杀的严正声明》。指出:中国目前最严重的,一是内战,二是政治暗杀。“昆明两次政治暗杀,足以根本动摇本国各民主党派与国民党当局团结合作的大局”。这场政治暗杀,把国民党专制统治之黑暗暴露无遗,对民心向背和众多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在国共之间的抉择发生了深刻影响。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陈独秀从此离开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岗位。13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政局宣言,谴责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反动行径,宣布撤回参加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同时严正声明,中国共产党将继续支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愿意同国民党的革命分子继续合作。


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经过精心筹划,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兴建。1953年6月,毛泽东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西南的孟家屯附近举行奠基典礼。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汽车是以苏联生产的吉斯150型汽车为范本,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改进部分结构后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给予了高度评价。《晨报》也予以介绍,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分共”会议,决定同共产党分裂,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随后,汪精卫等就和蒋介石一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至此,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在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实行“分共”和“清党”后,中共中央临时常委迅即决定实行武装反抗,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明确提出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文件。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着重讨论土改和整党两大问题,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10月10日正式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还规定了彻底平分土地的基本原则等。这次会议对深入发动农民群众,推动土地改革运动的全面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27年7月18日,孙中山遗孀宋庆龄在《人民论坛》杂志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斥责汪精卫、蒋介石叛变革命。声明宣布:“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我将不再参加”;“我认为这种政策是注定要失败的”。声明重申“三大政策是实行三民主义的唯一方法”,“如果党内领袖不能贯彻他的政策,他们便不再是孙中山的真实信徒; 党也不再是革命的党,而不过是这个或那个军阀的工具而已”。宋庆龄在反共高潮中公开表态,与汪蒋决裂,遂成为国民党左派的一面旗帜。

1927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赵世炎牺牲。赵世炎,1901年生,重庆酉阳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当时北京师大附中学生运动的组织者。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一起创建了中共旅欧支部。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北方区委宣传部长等职,对北方党的建设和工人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后到上海,和周恩来一起指挥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成为当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27年7月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58年7月20日,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拖拉机开出厂房,标志着“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时代开始了”。1955年,作为新中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经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在洛阳涧西原隋炀帝的皇家御苑破土动工。1958年7月20日,随着中国人民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拖拉机缓缓开出厂房,中国农耕历史在这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对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要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不能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1928年7月22日,原国民革命军湖南陆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在彭德怀、滕代远领导下,举行平江起义。24日,成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起义部队改编为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任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党代表。平江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湘鄂赣边界革命斗争的发展,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共13人,代表着全国58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大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982年7月24日,为呼吁国共两党进行和平谈判,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统一,廖承志致信蒋经国。信中说:“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信中最后表示:“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此信虽为私人通信,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达了祖国大陆人民盼望和平统一的愿望。



1988年7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39年秋,著名诗人公木和来自朝鲜的国际友人郑律成在延安合作创作《八路军大合唱》组歌,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八路军进行曲》是组歌中的8首歌曲之一。1940年后,《八路军进行曲》在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中传唱开来。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1951年2月,《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改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1953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重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将其改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式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苏联于8月8日正式声明加入),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9日,苏联军队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这就大大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缩短了中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胜利的进程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109万余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志愿军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36.6万余人。美国开支战费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增强了中国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为中国的建设事业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波及天津、北京,涉及14个省、市、自治区。当天,中共中央向灾区人民发出慰问电;8月4日,派出以华国锋为总团长的中央慰问团慰问受灾群众,转达党中央、毛泽东对灾区人民的关怀。这次地震累计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损失重大。在全国人民和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灾区人民奋起抗灾,重建家园。经过20多天努力,抢救出大批受难人员,安顿了几十万受灾群众,初步恢复了生产和运输。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1986年7月29日,“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邓稼先,1924年出生安徽怀宁人,是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学时深受爱国救亡运动影响。1941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就毅然回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主持拟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会议认为,这个计划“是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和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计划”。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955年7月31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报告对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指导合作化运动的基本方针,包括自愿互利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有准备分步骤发展的方针,以增产为标准的方针等,作了正确的总结和系统的阐述,并提出在我国的条件下必须先有农业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的重要观点。报告从迅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内在要求的角度,集中论述了加快农业合作化的紧迫性。但报告着重批评农业合作化中的“右倾保守思想”,批评中央农村工作部对浙江采取“坚决收缩”的方针“犯了右的错误”,用在党内批判“右倾思想”的方法来加速农业合作化,指导方针上出现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党内的急躁冒进情绪。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百年党史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筑与赓续、精髓与实质。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总结经验,映照现实,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继续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鼓舞斗志,满怀信心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上一篇:森茂党总支开展“迎七一·五个一”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廉政小课堂——防微杜渐说贪腐
返回顶部